1、磚坯的密實度
同樣的原料,由于成型工藝不同,燒成還原后顏色有一定差異。比如手工成型和真空擠出成型,同樣的原料在同一個窯里有不同的顏色。究其原因,與坯體的粒度和間隙有關。在相同溫度下,真空擠出坯體產生的液相與手工磚體相同。但由于真空擠壓生坯致密,在相同液相下,其強度高于手工生坯。從同窯燒制的兩種異形磚對比來看,致密磚可以是銀灰色,而手工磚很難有這樣的外觀。從這個現象可以說明,老一輩的瓦工把“銀灰色”磚當成了優等品,原因就是這種產品內在強度高。
真空擠出磚燒制后的顏色和強度與手工制磚不同。真空擠出的磚呈現“銀灰色”。
2、燒結溫度和初始還原溫度
燒結溫度對磚坯顏色影響很大,其規律是:燒結溫度越高,制品顏色越深。原理是燒結溫度越高,制品的物理化學反應越充分,因為磚瓦相對于其他燒結制品是部分燒結的。由于燒結溫度低,大部分礦物沒有發生物理化學變化,這也是原因之一。它與還原溫度密切相關。高溫下,氧化鐵在還原氣氛中能迅速反應,還原程度完全充分。所以它的顏色一般都是濃黑。比如南方某瓷土豐富的地區,由于原料因素,燒結磚的溫度可達1100℃以上,還原后出窯的產品呈黑色。但由于原料的耐火性,北方傳統手工制磚的溫度只有900℃左右,北方的青磚基本都是灰色的。從燒結后的產品圖片可以看出燒結溫度和還原起始溫度對產品顏色的影響。由于火焰燃燒區附近或焰道外圍溫度較高,靠近火焰口上部(燃燒區)的產品外觀較暗,顏色為黑色,其他部位顏色較淺,顏色為灰色。對于燒成溫度對磚坯著色的影響,幾乎可以用“敏感”二字。即使相差10°C,產品的顏色也能可視化。
|